87978797威尼斯

交通与土木工程阡陌艺术实践队:探寻非遗古韵,续写文脉华章

来源:87978797威尼斯(新版)发布时间:2025-07-16作者:关婧、林健、梁婧瑶、侯俊伟/文 黄玉鑫、侯俊伟、俞建曦/图创建部门:人员机构
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7月6日至7月8日,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阡陌艺术实践队赴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,围绕“探寻非遗古韵,续写文脉华章”主题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队员们相继走访福鼎市畲族文化馆、柏洋村落、白茶博物馆与福鼎市博物馆,在提线木偶的丝缕间触摸非遗温度,在柏洋村更迭发展的轨迹中体悟共富密码,在茶香古韵与历史遗存里打捞文化根脉。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的“大课堂”中感悟文化魅力,以实际行动传承文化薪火,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
实践队在福鼎畲族文化馆

探畲族提线木偶,悟非遗活态传承

7月6日,实践队员们走进福鼎市畲族文化馆,通过采访、观摩和互动体验,感受福鼎畲族提线木偶这项非遗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。实践队采访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钟昌敢老师,了解到福鼎畲族文化馆和提线木偶剧团的发展历程,以及福鼎畲族提线木偶这项非遗技艺的来源和历史意义。

实践队采访畲族提线木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钟昌敢老师

钟昌敢向实践队介绍了畲族采茶女、红色宣讲员、反诈警官等不同剧目的木偶角色,并分享了制作复杂木偶时攻克走线难题的艰辛历程。在他的指导下,实践队员体验操作提线木偶,真切体会到技艺难度和艰辛,也更深刻认识到传承人坚守的不易。

钟昌敢老师操控提线木偶展示福鼎白茶冲泡技巧

实践队员体验操作提线木偶

福鼎畲族提线木偶也曾多次登上海内外的舞台,展现中国文化魅力。实践队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他们将积极投身到非遗的传承与发扬中,用青春的力量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,让更多人了解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
见证共富新实践,寻访茶韵古传承

7月7日,阡陌艺术实践队来到福鼎市柏洋村。在党群服务中心,队员们了解到“五心工作法”及村子在党建引领下的发展历程,永和文化广场的景致与宣传栏,呈现出宜居宜业的乡村风貌。在促进共同富裕主题展,队员们沿着“弱鸟先飞,摆脱贫困”“快速腾飞,全面小康”“共富齐飞,久久为功”三个篇章回溯柏洋村从“空壳村”到“亿元村”的蜕变,对比照片、老物件和数据让他们深受触动。

实践队参观柏洋村党群服务中心“五心工作法”

廉政教育展厅秉承“国之四维,礼义廉耻”的理念,展示该村通过村务公开等制度进行廉政建设,获评“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”。

实践队参观柏洋村村廉政教育展厅

走进点头镇六妙白茶博物馆,实践队员们跟随着讲解员沉浸式探寻白茶在各朝代的发展轨迹,细致参观了恒温恒湿茶窖中珍藏的陈年老茶,以及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的茶叶包装。梅相靖大师推动白茶走向世界的感人事迹,及其秉持的“诚信为本、精益求精”制茶理念,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一位队员,为大家注入了传承匠心、勇担使命的精神动力。

实践队参观六妙白茶博物馆

桐江薪火传古艺,白茶故里颂非遗

7月8日,阡陌艺术实践队抵达福鼎市博物馆开展非遗专题研学。在非遗展厅,负责人介绍了三项国家级非遗:福鼎白茶制作工艺、曾失传后经抢救修复的沙埕铁枝、起源于明代祈福仪式的瑞云四月八歌会。

实践队参观福鼎市博物馆沙埕铁枝模型

民间艺术展区的饼花模具、双华畲族二月二歌会的服饰道具,展现了畲汉文化的交融。信仰文化区让队员们了解到福鼎多样的信仰习俗,海上丝绸之路专题展厅则通过罗盘、古船模型,揭示了福鼎作为明代海上贸易节点的辉煌,当时茶叶与桐木船是重要货品。此次参观让队员们认识到非遗的时代价值,未来将继续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。

此次福鼎实践让队员们深刻感悟到,非遗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,更是文化根脉的守护。钟昌敢老师攻克木偶走线难题的坚守、梅相靖大师“精益求精”的制茶理念,诠释了匠心精神的厚重,展现了非遗传承的薪火相传。

实践队在福鼎市博物馆合照

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阡陌艺术实践队以非遗传承与发扬为纽带,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,在行走中感悟党的引领下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丰硕成果。实践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团队力量,以艺为媒、以文聚力,在体验非遗技艺中厚植文化自信,在见证乡村蜕变中强化使命担当。未来,队员们将持续践行“学思想、强党性、重实践、建新功”,让青春力量融入文化传承的实践中,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、守护文化根脉,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贡献青年智慧。



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

返回原图
/

87978797威尼斯